胶东在线1月24日讯(记者 栾雪)在如今这个追求个性发展的时代,修长的身材无疑已经成为求学、就业、择偶等多方面的必要条件之一,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身高也都十分关注。然而,很多家长的意识与做法仍存在不少误区。据调查,75%的家长无法准确说出孩子目前的身高,97%的家长不知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固守”晚长”的老观念……
1月14日下午,烟台毓璜顶医院联合胶东在线网站开展“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关注儿童未来”健康科普直播。毓璜顶医院儿科副主任李坤霞就如何正确认识儿童生长发育,以提高家长对于升高的认识,减少认知误区,积极治疗。
儿童身高增长的规律
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公分,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27公分,1岁达到75-77厘米。第二年增长10-12公分,即2岁达85-87厘米。第三年生长8-10厘米,4岁到青春期这段时间,生长速度相对平稳,为每年5-7公分。平均就是6公分。
对于生长迟缓的孩子,建议家长每半年到一年测量一下身高,注意同一个人,同一个量具,同一时间等原则。此外矮小的孩子要格外关注青春期开始的时间,如果生长迟缓的孩子青春发育和同龄儿相差无几,甚至过早发育,必须来医院评估,否则终身高肯定受影响。整个青春期一般男孩增长25-28cm,女孩增加20-25cm。
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至3岁时,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女孩一般从9-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比男孩早2年。青春期身高每年增加6-8厘米,少数人长得快的可达10-12厘米。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占60-70%,后天因素占30-40%。孩子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身高的简易算法:(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男孩子再加6cm,女孩子再减6cm,最终算出来的身高上下浮动4cm左右,这对遗传身高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次是营养因素。营养是长个子很重要的因素,但吃得过多导致肥胖,反而不利于身高增长。现在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因素不是营养不良了,变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我们应该注重均衡膳食,保证优质蛋白质和一定量水果蔬菜的摄入,适当控制高脂和高热卡食品的摄入,避免营养过剩。
然后是疾病因素。疾病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部位、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等;患病可导致儿童能量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这不仅会使体重减轻,还会造成发育迟缓。
骨龄检测及意义
李坤霞介绍,骨龄能够预测孩子的身高潜力,当然也可以通过测骨龄,根据结果分析,调整饮食、作息等状态,使身高发挥最大潜能。
骨龄不仅能够确定儿童生理年龄的范围,医生还会用骨龄检查来判断身材矮小、身高过高、生长迟缓、性早熟、性晚熟、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
骨龄有自身发展规律,一般与实际年龄上下浮动不超过1岁。如果相差过大,就考虑早长和晚长的问题。
扫描二维码回看直播

责任编辑: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