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4月11日讯(记者 栾雪)孩子的成长总是令很多家长心忧的,不仅需要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环境,还要时刻提防他们可能会遇到的意外伤害,有时候一个不小心,意外伤害就可能导致孩子受到伤害甚至是失去生命。
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
4月7日下午,烟台毓璜顶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主任辛毅围绕“儿童意外伤害及急救处理”主题开展健康科普直播,助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共同守好孩子安全关。
对儿童来说,意外伤害发生率比较高一般可以归结为五类:
动物造成的伤害
从高处跌落
对药品的误食/误吸
溺水
烧伤烫伤
气道异物阻塞?“海姆立克”来急救!
儿童气道异物梗阻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一旦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就会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急救技巧很重要。
辛毅介绍,气道异物梗阻又叫上呼吸道堵塞,前来就医的患者大多以婴幼儿为主。气道梗阻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婴幼儿就会缺氧,并有可能导致意识丧失,甚至危害生命。
异物梗阻的急救处理很重要,最有效的急救法就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发明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法的原理是通过自己体内的腹内或胸内的气体产生压力,把异物顶出来。
“我们可以绕到病人的后方,然后右手握拳、大拇指向外,左手包住右手,在病人的脐部以上,向上向外的用力,采用冲击的办法。”辛毅介绍,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要注意越早越好,避免过长时间的操作,否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导致呼吸骤停,所以尝试以上方法三次左右,患者依然无效,就要赶紧送医院急救。
关键时刻能救命!婴幼儿心肺复苏
辛毅介绍,与成人不同,呼吸问题是儿童需要心肺复苏的主要原因,其它如溺水、创伤、触电和气道异物导致的窒息等意外都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如果患者有正常呼吸,应当可以看到胸廓起伏。如果在10秒内患儿的胸廓没有起伏,应当认为患儿呼吸停止、发生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开放气道并给予2次人工呼吸。重复这个循环,直到患儿恢复正常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抵达。
如果现场有2名或更多接受过心肺复苏术培训的急救者,对于儿童或婴儿心脏骤停患者,按压-通气比例可为15:2。
胸外按压
不满1岁的婴儿:在进行胸外按压时,由于婴儿的胸腔和胸骨较小,通常使用两根手指按压胸骨。按压深度约4cm。
年满1岁的儿童和成人:实施胸外按压时,将掌根放置于患儿胸骨的下半段,另一只手交叉重叠,双手手臂垂直于患儿的胸骨,用力下压。
在为儿童进行胸外按压时,如果觉得胸腔过小,难以按压,可以只使用一只手。
按压深度:对于儿童,下压深度为5cm;对于成人,下压深度为至少5cm,最好不超过6cm。在每次胸外按压后,应允许胸廓充分回弹,减少按压中断。
孩子被烫伤,做到位能减少更多伤害
辛毅介绍,孩子烫伤,轻者留下伤疤,重者造成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甚至失去鲜活的生命,而有的家长在处理时,却相信民间一些不靠谱的方法,更是让孩子雪上加霜!
有的宝宝被烫伤后,家长非常着急,手忙脚乱,赶紧给孩子脱衣服。孰不知,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会把宝宝的皮肤都撕下来,并且扩大了宝宝的创伤面,容易引起感染,重者丢失性命。
有的家长在宝宝被烫伤后,会在伤口处涂抹牙膏、酱油、白酒、尿液、碱等,认为这样可以缓解烫伤。其实这样会对伤口造成侵蚀,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感染。而且涂抹这些东西之后,会影响医生对伤口的判断,耽误宝贵的救治时间,让宝宝遭更多的罪。
那么,宝宝被烫伤后,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宝宝被烫伤后,第一时间让宝宝离开热源,并用常温或冷的自来水冲洗烫伤处,建议冲20分钟左右。即使宝宝还穿着衣服也没关系,先冲洗,凉水可以迅速降低伤口处的热度,降低热量继续深入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也能减轻宝宝的疼痛和局部肿胀,短缩伤口愈合时间。
冲洗结束后,用干净纱布轻轻覆盖伤口,减少外界对伤口的刺激,避免烫伤处感染。如烫伤的地方有明显的伤口和水,家长们不要碰破水泡,降低感染的风险,就医进行处理。
做完前面的3步,如果孩子烫伤面积很小、很浅,可以先在家观察,其他情况都建议立即送宝宝去附近正规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处理。
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建议在烫伤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扫描二维码回看直播

责任编辑: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