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6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何为医者?如果病痛是一口深不见底的枯井,医者首先应该努力做一根救命的绳索,竭尽全力让患者握住生的希望;如果力不能及,那也要去做一束温暖的光,驱走黑暗与寒冷让生命感受到人之为人的尊严。
作为一名拥有近30年临床经验的胃肠外科专家,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冯立民对“医者”的理解深刻而又温暖。从1994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冯立民将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胃肠外科事业,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近30年来,冯立民的不懈努力不仅让无数生命“重获新生”,更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
冯立民(左2)团队研究患者病情
为了患者让自己成为最好:全腔镜手术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真没想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能拥有这么先进的技术!老父亲的命算是保住了。”当看到85岁的老父亲成功手术,家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他口中保命的法宝正是冯立民大力推广的全腔镜手术技术。
“全腔镜手术技术是一种微创的外科手术技术,它具有微创、精细、出血少、标准化、质量可控等优势,是目前外科手术中较为前沿的技术手段。”作为烟台毓璜顶医院较早尝试开展全腔镜手术的专家之一,目前,冯立民已经成为山东省胃肠外科领域全腔镜手术的翘楚,他的技术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相关技术水平也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当时老父亲问诊过省里的许多大医院,但由于他患有心肺功能不全、肺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医生担心并发症都不敢手术,要不是冯立民主任,我父亲就等于被判了死刑。”老人家属表示,老人手术后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手术效果十分理想。
“全腔镜手术其实是为许多不适合做常规开腹手术的患者点燃了希望,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攻坚这个技术的根本原因。”从踏上工作岗位起,挽救患者生命便成了冯立民职业生涯的第一要务,而为了熟练掌握全腔镜技术,他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全腔镜技术要求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而且还要求医生掌握过硬的实操本领,为此,冯立民在医院的支持下,2011年远赴日本岐阜大学跟随日本胃癌顶级专家学习,并多次赴国内先进医院进修。
“可以说在学习的时间里,我就像是一块海绵被扔进了大海,拼命学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为了尽快完善自己的全腔镜技术,冯立民埋头苦练,他白天手术,晚上还会复盘手术录像,任何一个细节,冯立民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正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冯立民终于成为了胃肠外科领域全腔镜手术的专家。如今,冯立民每年都会开展150多例全腔镜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更给予了患者尊严。
“很多人认为医学就是救命的科学,但其实,一个好医生在救命的同时也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尊严。”采访中,冯立民为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21年,一位31岁的女性被查出了胃癌,按照常规开腹手术,患者上腹部将留下一道近20厘米的刀口,作为一名年轻女性,患者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而看透患者心思的冯立民主动为她制定了全腔镜手术方案,按照该方案,女孩只需要在肚脐处开一个月牙形的小切口,术后甚至不会留下疤痕,面对该方案,女孩欣然接受。
“对于癌症患者,他们的心理压力是正常人想象不到的,虽然相比救命,好像一个伤疤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患者而言,那道疤就像身份证,时刻提醒着自己和他人,患者是个癌症病人。而我们先进的技术减少了对患者肢体的伤害,其实就是给予了患者尊严,这种尊严对于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冯立民告诉记者,医学技术是没有温度的,但医生必须要有爱心,只有这样,医学才能变得有温度,医学才能成为救命又救心的“仁术”。
冯立民(左2)团队讨论手术方案
患者需要就是精进的方向:减重手术让患者“重获新生”
以医学之力给予患者以希望,赋予生命以尊严,这成为了冯立民职业生涯的终极追求,也让无数患者因此受益。
减重手术对于很多正常人而言十分陌生,而对于过度肥胖的患者,该手术则成了救命的良方。“2014年前后,临床上经常会有肥胖患者或家属来咨询减重手术,但当时,胶东地区并没有开展此类手术的经验。”一面是患者的需求,一面是技术上的空白,冯立民认为,患者需要就是医生努力的方向,所以,他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只身来到了当时国内开展减重手术最有经验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学习。经过反复钻研,2015年,冯立民完成了胶东地区首例全腔镜技术下的减重手术。
“当时的手术我依然记忆犹新,患者是一位260斤重的女性,由于过度肥胖,患者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情况很复杂,但我们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体重保持在120斤左右,可以说完全变了一个人。”冯立民告诉记者,全腔镜手术在减重手术中具有先天优势,特别是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便利,而对于患者本身而言,减重不仅是体型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生命得到了保障。
几年前,冯立民接收了一名40岁的男性肥胖患者,320斤的体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肺功能,多次心脏病后该患者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由于患者的多项指标异常,手术风险极大,但如果不手术,患者的生命就将进入倒计时,面对两难局面,冯立民当机立断:这个患者我收了。
“患者当时的状况很糟糕,手术风险特别大,但作为医生不能见死不救,所以在经过严格评估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后,我还是给他进行了减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患者不仅命保住了,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冯立民告诉记者,术后该患者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一台手术让一个家庭有了希望,这是对冯立民努力最好的回报。
“很多人认为减重手术是美容塑形手术,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由于患者过度肥胖,手术难度大、并发症风险高,这是许多医生不愿意开展减重手术的重要原因。”冯立民坦言,过度肥胖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蓬头垢面、极度自卑、精神萎靡成为了他们的普遍标签,但手术成功后,这些患者立即会焕然一新,自信、阳光重新浮现在他们的脸上。所以,作为一名医生,为了患者承担风险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这也恰恰是医生职业的骄傲所在。
“给予患者以希望,赋予生命以尊严在医学上是相辅相成的,过度肥胖患者成功减重,生命的希望有了,生命的尊严自然也有了,而一个人有了希望,有了尊严,对于全社会来讲也是一种希望和尊严,这是我们每一位医生都必须清醒认识到的自我价值所在。”冯立民对记者说。
冯立民(左2)团队在查房
从不放弃是医者的底线:多学科诊疗让生命多一束希望之光
患者是冯立民职业生涯的核心,从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也成为了冯立民为自己设下的职业道德底线。
作为烟台毓璜顶医院多学科诊疗理念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冯立民认为,打破学科间的技术壁垒,让各学科的智慧充分交融是为患者打开希望之门的重要途径,而在实际工作中,多学科诊疗技术在胃肠外科的应用也让许多患者在绝望中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2021年10月,一位老年男性患者罹患癌症,由于肿瘤过大,且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恶化,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许多医院建议患者保守治疗,预期生存期甚至不超过3个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患者及家属如同晴天霹雳,在极度绝望中,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面对棘手的病人,冯立民没有选择拒绝,而是第一时间召开了多学科会诊。
在会诊中,冯立民和同事们详细分析了老人的病情,并制定了化疗加免疫治疗的方案,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老人的肿瘤明显缩小,各项指标也明显转好,达到了手术要求,冯立民立即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老人恢复得也十分理想。冯立民告诉记者,当老人完成手术被推出手术室时,患者家属发自肺腑地兴奋与喜悦至今令他难忘。
“如果没有多学科诊疗的理念,老人可能只能等待死亡,而如今老人的未来变得光明起来,这就是我们多学科诊疗的意义所在。”冯立民坦言,在临床上,许多患者病情危重,医生可以有一万种理由拒接接收,但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医者,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能轻言放弃。
在患者的眼中,冯立民人如其名,一心为民也成为了冯立民的患者最真切的感受。作为一名专家,患者的所思所想冯立民了如指掌,也正因为懂患者,冯立民才能把医学变得充满温度。
“在我们胃肠外科,有的患者病情很重,甚至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针对这类病人,医生也不应该放弃,我们应该用自己掌握的医术为患者宝贵的生命保留更多的尊严。”冯立民告诉记者,针对一些癌症晚期患者,他会更加认真地制定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舒适与有尊严成为了冯立民对患者的承诺。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冯立民正是这样一位医者,仁爱、聪明、淳良,他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搏得了生的希望,也让生命因为医学而变得更有尊严。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冯立民依旧奋战在临床一线,而他的每一次全力以赴都将成为患者生命里最温暖的光。
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冯立民
专家简介:
冯立民,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胃食管返流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肥胖及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副组长。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的外科诊疗及肥胖、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曾于南方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日本岐阜大学进修学习腹腔镜技术,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率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及胃癌手术,多年来一直专注提升胃肠道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尤其是全腹腔镜手术,技术达到国内新进水平。近年来加强保功能手术,如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免开胸的胃食管结合部癌腹腔镜手术,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手术等。率先在胶东地区开展腹腔镜减重及代谢手术,致力于重度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健康维护。
责任编辑: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