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5日讯 新征程,新起点。9月2日,在新学年启航之际,烟台毓璜顶医院举行新一届住培及实习医师“开学第一课”。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西成为400余名新入院青年医师带来了一堂饱含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思政大课”。培训部主任张翼飞主持活动。

烟台毓璜顶医院作为首批国家级住培基地,近年来已培养合格住院医师3000余人,目前在培住院医师600余名。这座百年老院始终秉持“医学是一门善良的技艺”的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课程伊始,大屏幕上首先播放了著名医学家顾方舟的事迹视频和临终遗言。短短两分钟的影像,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冲击力,让在场的每一位年轻医者认识了什么是纯粹而坚定的医者初心。宋西成随即抛出三个直抵灵魂的提问:“最让你感动或震撼的瞬间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吗?你想成为怎样的医者?”三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整场讲座奠定了深沉而又深刻的基调。
从1994年山东省首批住培医师,到如今掌舵百年名院,宋西成结合自身三十余载从医经历,从“初心”、“知行”、“职业规划”三个方面与未来医者们深度探讨了如何成为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识初心:医者仁心的古今传承。从中国传统文化“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将职业素养列为首位培养目标;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到《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谆谆教导;从2018年国家设立“中国医师节”,再到2025年将“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作为医师节主题,医者仁心已从道德规范上升为国家战略。医者仁心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转化为具体实践和行为准则,从着装言谈与规范操作到学习与沟通能力的提升,从敬畏与感恩之心的培养到责任担当与胆识决断的磨炼……这些看似日常的细节,恰恰是医者仁心的具体呈现。
学会爱:从爱己爱人到爱国。爱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主动能力。青年医师首先要学会关爱自己——强健体魄、释放压力、自我提升、培养兴趣爱好、学会倾诉……这些自爱能力是医者持续奉献的前提。爱己更要爱人。作为医者,爱人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关爱患者,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 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时刻践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作为新时代青年医师更要爱国,要把职业信仰转化为家国情怀,从尊重师长、友爱同事到为民服务、立志报国,从而才能完成从“医者”到“仁医”,从“好医生”到“大医生”的蜕变。
经纬医路:三年规划与终身成长。通过现场展示以往学员在医疗、科研、就业、跨单位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住培医师绘制了清晰的成长路线图:“扎根期”、“生长期”和“绽放期”。同时,还特别强调年轻医者们要做的不仅是三年规划,更要对终身职业发展有深入的思考。针对研究生群体,鼓励要加强科研训练和科学思维培养;对于见习和实习的本科生,强调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习惯。
课程尾声,宋西成再次回望开篇之问:“你想成为怎样的医者?”此刻,答案已在每位青年心中悄然成型。作为前辈、良师和益友,他以“再叮嘱”的方式给出了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医嘱”:“一定守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勉励大家在毓医的三年里:“不当过客,加入毓医;不当看客,融入毓医;不当说客,成为毓医人!”

授课过程中,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们认真听、仔细记、深刻思,大家精神饱满,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文学。只有心怀大爱,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医生。从初心叩问到知行合一,从爱己爱人爱国,从三年规划到终身成长,这场深入人心的开学第一课,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青年医师一定要时刻牢记从医誓言,做到心有大爱、行有大德。要倍加珍惜在院培训时间,涵养医德,精进医技,以优质高效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栾雪